绝经是指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进而雌激素下降导致的永久性无月经状态。雌激素下降带来潮热、盗汗、睡眠障碍、泌尿生殖道萎缩、骨质疏松等,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生活质量。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绝经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而且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低与绝经年数密切相关。Cho等调查了618名未绝经妇女和384名绝经后妇女,发现绝经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一直在增加,直到绝经后14年才开始下降。绝经年份不同,对代谢综合征的各组分影响也不一样:绝经5年之内中心性肥胖和血糖升高的风险最高,绝经5~9年最易发生高血压,而绝经10~14年,血甘油三酯增加的风险最大。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有多种,如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Ⅲ(NCEP/ATPⅢ)等制定的标准。目前采用较多的是IDF的标准:(1)腰围≥80 cm;(2)血清中甘油三酯≥1.7mmol/L(或因脂代谢异常而治疗);(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mmol/L; (4)收缩压≥130 mmHg(1mmHg =0.133 kPa)或舒张压≥85 mmHg;(5)空腹血糖≥5.6mmol/L(或已诊断为糖尿病),肥胖加上其他2项参数即可诊断。
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和内脏脂肪堆积。绝经后胰岛素抵抗风险增加对代谢综合征不利。绝经本身会引起体重的增加进而影响代谢综合征,Chu等招募了34名绝经后肥胖妇女,并与34名绝经前肥胖妇女、14名绝经前非肥胖妇女对照,检测胰岛素、血糖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表明绝经后肥胖妇女体质指数(BMI)的增加使得胰岛素抵抗的状况恶化。绝经后脂肪分布从女型向男型转化从而出现内脏脂肪堆积,体脂呈现中心性分布加重了代谢综合征的风险。绝经后血脂代谢异常也增加了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从围绝经期开始女性高血压发生率显著增加;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血压的正常高值也逐渐升高,加大了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在绝经后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的过程中,性激素环境的变化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Korljan等研究发现绝经后雌激素的下降与血脂升高、胰岛素抵抗风险增加有关。雌激素水平下降进一步导致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的减少,SHBG是转运和调控性激素的关键因子,它的减少与绝经后代谢综合征有关。血液循环中仅游离状态的睾酮具有生物活性,约85%的睾酮与SHBG结合,SHBG是决定循环中睾酮生物活性的主要因素。由于SHBG减少,游离睾酮指数(free androgen index,FAI)增加,使得雄激素活性相对增加、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比值下降,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摘自丁香园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