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知识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知识讲座
酒后用药 小心中毒
发布时间:2010-01-27 浏览次数:4684
      酒后驾车之危险早已不言而喻,那么酒后用药(包括药后饮酒)有无危险呢?
 
  案例1  青年工人小张,平日嗜酒且海量,一次由于酒后驾车导致骨折并住院。伤愈出院后,朋友为其摆酒压惊,没想到只喝了几小杯酒就使他又住进了医院。原来,小张骨伤住院期间使用了一种叫头孢哌酮的药物,而使用这种药物后7天内不许喝酒,否则,会有严重不良反应。
 
  有些药物在使用期间饮酒会加重醉酒的程度,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其可影响乙醇的代谢,使血中乙酰醛浓度升高,引发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恶心、呕吐、气促、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嗜睡、幻觉,严重者会危及生命。这些药物包括部分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美唑、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头孢哌酮等。
 
  案例2  中年干部老王,平日工作压力大、应酬多,一日酒后胃出血住院。经查得知,老王是为了预防血栓服用了阿司匹林而致酒后胃出血的。
 
  饮酒可使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加重,导致胃出血。如饮酒前后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解热镇痛药物,可加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而导致胃出血,特别是劳累后。为抗血栓而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者亦应禁止饮酒。
 
  除以上药物外,还有以下几类药物也会与酒精发生相互作用而引发危险。
 
  1.饮酒会使某些降压药的作用加强,引发低血压危险。如饮酒使单硝酸异山梨酯、雷米普利等药物的降压作用加强,还可使替米沙坦的直立性低血压这一副作用加强,从而引发直立性低血压使病人发生晕厥。
 
  2.一些降糖药可与酒精相互作用,引发危险。如磺酰脲类降糖药可减弱患者对酒精的耐受力,而酒精可加强磺酰脲类的降糖作用。二者同服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及低血糖等。饮酒同时服二甲双胍,易致患者出现乳酸性酸中毒。
 
  3.饮酒后服用镇静催眠药,如安定类、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奋乃静、氯丙嗪等药物,会使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加强,出现昏睡、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
 
  4.饮酒后服用脑血管药物,如盐酸氟桂利嗪、桂利嗪(脑益嗪)等,可致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镇静。